欢迎来到藏宝阁主页主论坛!

加入收藏| 设为首页

藏宝阁主页主论坛

手机官网

重点推荐: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技术支持 >
技术支持
技术支持

当前油菜田管核心要点

发布时间:2025-03-05 浏览次数:0
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油料单产提升行动计划,切实保障油菜种植户增产增收,我司结合当前各地油菜长势、气候特征及土壤墒情等实际情况,本着"节本增效、务实可行"的原则,系统梳理了油菜大田管理关键技术要点。现将相关技术措施归纳如下,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实施。

1.清沟理墒

1.1 疏通沟系

趁当前晴好天气,抓紧清理三沟、接通田头沟,无沟补沟,做到三沟配套。

2.因苗施肥,分类管理 

背景:越冬期气温较高,降水量少,油菜的养分吸收不足。2.1 弱苗早追肥对于目前发棵较小、绿叶数较少的油菜田,需在气温回升后抓紧追肥,每亩施5公斤尿素+20公斤45%三元复合肥。2.2 旺长苗推迟施薹肥为减少无效分枝生长,直播油菜应推迟到薹高20--30厘米,移栽油菜推迟到薹高35--50厘米再追施薹肥。每亩施5公斤硫酸钾,可不施氮肥。2.3 壮苗适期施薹肥直播油菜在薹高10厘米左右,移栽油菜在薹高15--30厘米追施,每亩施5公斤尿素+5公斤硫酸钾。

3.防倒春寒和病虫害

3.1 防倒春寒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,及时做好低温冻害防范应对。可在降温前2~3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、含氨基酸(腐植酸)类水溶肥等叶面肥料增强植株抗逆性;冻害发生后,及时查看油菜受冻情况,轻度冻害一般自行恢复生长;严重冻害每亩可酌情补施3~5公斤尿素或喷施叶面肥促进恢复生长。

3.2 防治蚜虫、小菜蛾根据田间蚜虫发生情况,及时用药防治。推荐使用抗蚜威、氟啶虫酰胺、吡蚜酮等高效且安全的药剂;尽量不使用菊酯类(如:高效氯氰菊酯、溴氰菊酯等)药剂;避免使用第一代和新烟碱类(吡虫啉、烯啶虫胺、啶虫脒、噻虫嗪、噻虫胺等)药剂,以免花期影响蜜蜂,造成和蜂农的纠纷。在蚜虫防治同时加强小菜蛾防治工作,可选用甲维盐等药剂。

3.3 一促四防

3.3.1在菌核病较轻地块,建议开花始盛期(田间有50%以上的植株开花)防治一次。

3.3.2在菌核病重发地块,建议初花期和盛花期各防治一次,两次之间间隔710天。往年菌核病严重地块推荐采用氟唑菌酰羟胺•咪鲜胺、异菌•氟啶胺、啶酰菌胺、丙硫菌唑等新型药剂(建议2次防治错开用药类型,以达到最佳效果);一般发生地块可采用菌核净、咪鲜胺、腐霉利等常规杀菌剂。

3.3.3防治时用足水量和药量,手动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(2桶水);机动弥雾及喷杆喷雾不少于20公斤;植保无人机不少于2.5公斤,上下均匀喷透。

3.3.4结合菌核病防治,同时混配喷施速效硼肥、磷酸二氢钾、杀虫剂、广谱性杀菌剂等肥药,有条件的可添加芸苔素等生长调节剂,防(真菌&细菌性)病害及虫害、防花而不实、防早衰、防高温逼熟。

3.4 注意细菌性病害

近年来油菜上细菌性病害在各地有偏重发生趋势,典型的有:细菌性黑腐病、细菌性软腐病等。发病初期可选用20%噻唑锌悬浮剂100ml/亩、20%噻菌铜(又称龙克菌)悬浮剂100g/亩进行防治,或选用77%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、琥胶肥酸铜等药剂防治,根据病害好转情况考虑7-10天再防治1次。注意油菜对铜制剂较为敏感,宜选用噻菌铜、琥胶肥酸铜等效果佳、安全性好的有机铜,按照产品说明用量、用法使用。

特别提醒:1)本周日到下周一(32-3日),长江中下游各省普遍有一场可观的降水,能有效缓解旱情,未追肥的结合蕾薹肥追施工作非常关键。(2)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大降雨,清理三沟工作这几天一定要做好。(3)从本周四(227日)开始到本周日(32日)连续四天温度急剧攀升(最高周六普遍25度左右),但从本轮降雨后33日开始,强冷空气影响下温度会迅速回落到之前低温状态,淮河以北日均温3-5度,江淮之间日均温4-6度,江南地区日均温5-7度。可参照上面3.1防倒春寒建议。(4)本季油菜从越冬以来长期干旱,蚜虫、小菜蛾偏重发生概率大。可参照上面3.2蚜虫和小菜蛾防治建议。(5)防治菌核病同时,注意油菜细菌性病害(黑腐病、软腐病等)防治。可参照上面3.4细菌性病害防治建议。

微信图片_20230207093620


版权所有:藏宝阁主页主论坛 备案号:皖ICP备13011569号-1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杨林路5号电话:0551-65321411